硅是水稻、甘蔗等作物健康生长的必需元素。水稻茎秆中硅含量是N含量的十倍多,超过N、P、K的总和。水稻是作物中选择吸收和富集硅多的,这种生理特性是由其特有的遗传性所决定的。硅可促进水稻根系生长,增强根系活力,提高了水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量;可使叶片增厚,植株健壮;可促进生殖的生长发育,提早抽穗,使穗轴增粗、穗长增加等。硅的积累和分布的特点还使表皮细胞的通透性显著降低,从而降低蒸腾量30%以上,相对提高了抗旱能力。
水稻施用硅肥的作用
1.水稻施用硅肥有增产作用:参与组成硅与水稻体内的果胶酸、多糖醛酸等有较高亲和力,形成稳定的、溶解度低的硅酸混合物沉积在木质化上,可使表皮硅质化,增加厚度,形成坚固的保护层,加强组织的机械强度和稳固性,加强水稻抵御病虫害的能力,加强抗倒伏能力。
2.加强光合作用和减弱蒸腾作用:水稻叶片的硅化比绿色更易让散射光透过,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。硅化物质沉积在叶片和茎秆表面,形成“角质双硅层”减弱蒸腾强度,一方面,提高水稻抗旱能力,节约水资源;另一方面,当水稻吸收硅素后,十分有利于叶片和根系的生长。
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,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,常会施用一些肥料,硅肥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。因为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,同时硅又是水稻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。
硅与其它营养元素的相互作用:施用硅肥可以调节水稻对氮、磷的过量吸收,促进通化产物向多糖物资转化,以保证水稻的高产。提高水稻的硅氮比可提高水稻的耐高氮能力,减小偏施氮肥引起的贪青、晚熟和倒伏。水稻在淹水条件下硅肥能促进根系的氧化能力,锰的过量吸收,减小。